传感器资讯网<br>——最新最专业的物联网传感器资讯平台

传感器资讯网
——最新最专业的物联网传感器资讯平台
一起来关注各类工业传感器、工业自动化、工业互联网、物联网

火箭军强力助推强军梦 12股即将狂飙

更新时间:2016-01-04 14:16:13人气:1020

传感器

[中国证券网编者按]权威渠道获悉,军改方案正式发布,火箭军或成强军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意味着相关概念股面临重大发展机遇和投资潜力。

军改方案正式发布 现代化助推"强军梦"

经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批准,中央军委近日印发了《关于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意见》。无独有偶,在12月31日国防部也透露中国正在建造第二艘航母,我国军事方面实力正在不断加强。

据新华社1月1日报道,《意见》强调,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围绕实现强军目标,统筹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统筹军事 力量建设和运用,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制定新形势下军事战略方针,提出一系列重大方针原则,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 席的重大战略谋划和战略设计,必须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全面实施改革强军战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

《意见》指出,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 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主席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求,以党在新形 势下的强军目标为引领,贯彻新形势下军事战略方针,全面实施改革强军战略,着力解决制约国防和军队发展的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政策性问题,推进军队组 织形态现代化,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战斗力,进一步解放和增强军队活力,建设同我国国际地位相称、同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为实现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力量保证。

《意见》强调,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要坚持以下基本原则: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向打仗聚焦,坚持创新驱动,坚持体系设计,坚持法治思维,坚持积极稳妥。

《意见》指出,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总体目标是,牢牢把握“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原则,以领导管理体制、联合作战指挥体制改革为重点,协 调推进规模结构、政策制度和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改革。2020年前,在领导管理体制、联合作战指挥体制改革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在优化规模结构、完善政策制 度、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等方面改革上取得重要成果,努力构建能够打赢信息化战争、有效履行使命任务的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军事制度。

《意见》明确了领导管理体制、联合作战指挥体制、军队规模结构、部队编成、新型军事人才培养、政策制度、军民融合发展、武装警察部队指挥管理体制和力量结构、军事法治体系等方面的主要任务。

《意见》强调,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是一场整体性、革命性变革,必须始终在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的统一领导下,深入贯彻中央军委改革工作会议精 神,坚持把加强教育、统一思想贯穿始终,把强化责任、落细落实贯穿始终,把依法推进、稳扎稳打贯穿始终,把底线思维、管控风险贯穿始终,以坚强有力的组织 领导保证各项改革任务圆满完成。(中国证券网)

中航电测:内生外延两翼齐飞,打造全球电测龙头

资产收购切入航空核心领域,收购标的净利润与公司相当,将大幅增厚业绩,估值业绩双提升 2013 年公司收购汉中一零一,按2012 年财务数据计算,若本次交易完成,公司的营业收入及归母净利润将分别增长约19.70%和49.35%,预计2013-2015 年汉中一零一净利润高速增长,公司收入规模和盈利能力都将大幅提升。汉中一零一主营业务是航空机载配电管理系统及其他航空电子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 售,95%的产品订单为军品,毛利高,增速快,获益于直升机和特种飞机高速发展,即将为公司创造高速利润增长。公司主营业务结构也从5%军品转化到50% 军品,估值业绩双提升,公司与汉中一零一在技术、业务和市场等方面具有很强的互补性,未来协同作用将凸显。

核心产品传感器未来十年进入稳定提价周期,且受益物联网发展将迎来高速增长 公司是世界第三大称重传感器公司,主营业务是电阻应变计、应变式传感器及汽车综合性能检测设备等应变电测产品及相关应用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在激烈的 竞争环境下,部分对手倒闭,市场竞争降低,公司进入十年左右的提价周期, 未来产品毛利率有提升的趋势。未来5 年物联网产业规模将超过万亿,增速30%以上,传感器作为整个物联网产业链需求总量最大和最基础的环节,占比超过20%,2017 年将有2000 亿市场规模。公司传感器产品凭借品类和认证齐全、性价比高等多方面优势将在竞争中脱颖而出,预计未来5 年业绩增速在20%以上。

依托传感器核心技术向行业下游延伸,构建完整产业链打造世界级电测龙头 公司于2011、2012 年分别收购上海耀华、石家庄华燕等公司,积极向传感器下游领域延伸。拥有完整产业链是国际龙头传感器企业的最典型特征,公司也将下游的车用检测设备作为重 要战略布局方向以延伸产业链,收购的石家庄华燕是国内机动车检测行业的龙头企业。一方面,我国汽车的保有量庞大且增长迅速,2012 年超过1.2 亿辆,2020 年将达到2 亿辆,且存量车型逐步老化,需检测车辆的增速将大于保有量增速;另一方面,国家机动车检测技术标准日益提高、执法管理不断严格和规范、驾驶员考试系统不断 智能化和网络化,以及在"美丽中国"成为人民渴求的当下,全国各地不断加大汽车尾气检测执法力度,共同为公司汽车检测业务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和前景,预 计公司该板块业务未来3-5 年增速在30%以上。

作为集团旗下唯一创业板公司创新机制优势明显,未来资产注入仍可期待 公司自2010 年上市以来,连续收购及增资多家企业,体现出公司做大、做强上市公司的强烈意愿,符合公司外延式增长的战略发展规划。且公司是中航工业集团旗下唯一的创业 板公司,平台带来的创新机制优势明显,是资本运作的优质平台,预计公司仍会继续收购优质资产注入到上市公司。

四创电子:长期关注航管雷达的发展潜力

三季报微亏,不影响全年盈利 2010年3季报显示,公司在7-9月份出现微亏。原因在于,雷达业务是公司毛利率最高的业务,而在报告期雷达收入减少,导致整体利润下滑。按照惯例,公司的雷达订单多集中在第四季度,预计年底将有较大增幅,因此公司全年仍然能实现正收益。

气象雷达业务竞争激烈,将成为公司业绩稳定器 我国的气象雷达市场竞争激烈,导致公司气象雷达收入难以出现飞跃。同时,“十二五”期间我国对于气象雷达等气象设备的投入还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公司凭借 其较强的技术实力和成熟的市场模式,未来在气象雷达业务方面将保持平稳增长的态势。

航管雷达业务有望成为公司快速发展的助推器 国内航管雷达市场受益于三块:空管设备的国产化进程,国内机场的大建设以及低空开放。公司已获得一、二次雷达的相关技术,正在全力争取获得民航局的入网许 可证,并积极开拓国内市场。预计今年航管雷达对公司的收入贡献有限,我们期待未来的快速发展。

后续资产注入处于观望期 与公司同属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旗下的*ST高陶在重组过程中,拟将南京恩瑞特实业有限公司等公司股权注入,而恩瑞特的主营业务中绝大部分为雷达整机及子系 统,从而与本公司形成同业竞争关系。因此,对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的资产整合意向还有待进一步观察,公司后续资产注入尚不明确。

高德红外:军/民品驱动,2014看点充足

2013年是公司成功转型升级且具有历史性意义的一年,公司成功搬迁进新工业园,逐步开始核心器件焦平面探测器的项目,同时在军品以及民品方面均有 较大的突破。由于前期储备期的投入较多,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及研发投入的不断增长,使得公司在收入增长20.15%的同时,净利润增幅为2.21%。其中 公司研发投入近5200万元,占营收近15%,研发层面的持续发力将进一步提升公司的技术实力。

公司2014年将继续推进焦平面探测器的批量化生产,这一项目已经顺利通过湖北科技厅鉴定,公司的焦平面探测器生产线属于国内首条8英寸MEMS生 产线,技术水平突出。伴随着当前良率水平的稳健提升,后续量产有望使得红外整机的成本大幅度的降低。进而进一步拓展民用产品的销售范围。车载夜视将是公司 产品未来突破的重点,随着整机价格的降低,公司产品将有望从进口车型进入到国产车型的销售序列中。

同时,在军用产品领域,公司是不多得的民营企业参与军品研发制造的典范,公司具有军用产品科研生产资质。随着现代化军队及战争走向高精度与网络化, 其对红外产品的需求呈持续增长的态势。随着公司自身核心器件、机械组件等生产线逐步完成,公司将逐步从组件生产迈进到综合光电系统级产品中。因此在军品生 产中更高的话语权不光将改善公司的盈利能力,更加能够提升企业的整体价值。

纵观整个红外热像仪行业,公司具有突出的核心技术创新能力,以及具有产能及产业规模方面的能力,还具有政策层面的强力支持。因此,公司未来发展将受 益于军品及民品的同步驱动。考虑到公司军工企业特质以及焦平面探测器量产过程中的产能风险,因此,我们维持对公司的谨慎推荐评级,2014-2016年 EPS为0.20、0.28、0.51元。长江证券(000783)

海兰信:拐点明确,优势明显,空间广阔

公务船需求爆发,业绩拐点出现:公司作为国内航海电气不海洋防务信息化领域的龙头企业,传统业务主要客户以商务船为主,2012年由于商务船市场低 迷影响致使业绩亏损。随着我国海洋强国战略的提出及东海、南海地缘冲突影响,2013年公务船市场需求爆发,航海电气产品进口替代加速,2季度业绩拐点出 现,公司预告2013年全年净利1300万,实现扭亏,2014年我们看好进口替代在公务船市场继续发力。

聚焦航海电气与海洋防务信息化领域,竞争优势明显:公司明确未来将航海电气不海洋防务信息化两个领域作为发展重点,同时面向商船、公务船不军工市场 以及海洋防务市场,逐步提升业务的整体占比,把握军船改造机会,加快成熟民品向军品的转化,实现军品供应范围的扩大,其中导航雷达在辅船已经进行试装,备 件保障及服务创收业务订单较去年同期有较好增长,保证了较高的毛利率。无论是单品还是系统,主要的竞争对手均为日本和欧洲厂商,市场龙头地位明显。

小目标雷达发力海洋防务,有望实现规模拓展:公司小目标雷达自主技术优势明显,可大幅提升国家海上警戒水平和海洋执法能力,根据公司预告,2013 年第四季度,开始实现销售幵取得较好市场业绩;小目标雷达有望参不三沙市海洋信息不防务系统的建设,预计2014年可产生收入,2015年小目标雷达可实 现规模拓展。继小目标雷达之后,公司有望丌断有其他新产品面试,形成立体化的海洋防务产品线,公司开拓的海洋防务信息化主业将逐渐清晰和丌断提升。

投资建议:我们讣为在海洋强国战略下,受进口替代影响,2014年公务船将继续保持较好的订单水平,军品供应范围有望实现突破,小目标雷达同时面向 军民市场,2015年有望形成收入规模。作为国内海亊军工细分领域稀缺标的,优势明显,目前市值偏小,具备较大的成长空间,预计2013年至2015年 EPS分别为0.12元、0.41和0.64元,对应PE分别为165倍、47倍和30倍,首次给予"买入"评级。民族证券

东土科技:海外市场和军工产品有望高增长

对于东土科技(300353)而言,2013年拖累业绩的主要因素包括以下几点:首先是公司在电力行业受到招标影响,表现差强人意;其次是公司在产品研发(工业网络安全新产品)以及销售渠道建设(包括海外子公司设立)等方面投入有所增加。

虽然公司2013年业绩略低于市场预期,但我们对于公司2014年仍然充满信心,主要基于以下三点:首先是在经过调整之后,公司来自电力行业的收入 在2014年有望恢复增长;其次公司在海外市场拓展顺利,比如和魏德米勒、罗克韦尔合作进入到工厂自动化领域,同时还在德国成立子公司,这些都将提升公司 海外影响力与收入规模;最后是公司在军工领域有望超预期,此前公司的工业用以太网交换机已经在船舶上有所应用,预计随着军悦飞翔的顺利整合,公司的军工产 品收入会进一步增长,有望成为系统方案级供应商。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14年和2015年的营收增速分别为51.1%和29.6%,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增速分别为62.5%和31.1%,对应 EPS分别为0.65元和0.85元。公司是国内工业信息安全的稀缺标的,我们看好公司的成长空间,维持买入-B的投资评级,目标价30元。安信证券

博云新材:变更管理层,期待新变化

公司新变化:博云新材(002297)2月26日公告董事长兼总经理易茂中先生辞职,由博云东方执行董事李詠侠先生接任总经理。易董事长为博云新材 在产业布局、技术提升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期待新总经理能在市场拓展、利润释放方面有进一步的提升。同时我们注意到新总经理并未持有博云新材股票,因而 可以合理猜测公司存在做股权激励可能性,这将有希望提升整个管理层对公司利润的重视度。

我们的观点:预测博云新材2013-2015年EPS为-0.01、0.18、0.29元(2013年底定增融资顺利,小幅上调2014利润3%、 2015利润5%)。时间进入2014年,国防主题依然是市场热点并有望持续,公司业绩从低位反转并快速上升的确定性大幅增强,我们按照更新的EPS测算 目标价为11.63元,对应2014、2015年PE为65、40倍,为国防板块平均水平,增持。

公司主营业务的变化包括:

战斗机刹车系统业务预计继续保持翻番式高增长。战斗机刹车产品的利润随价格提升、退税、战机列装量增加等因素带动,有望2014年翻番。

宝钛股份:业绩低点已过 下游需求长期向好

行业需求长期看好。公司钛材产品主要分为民用钛材、军用钛材和供应国际市场的航空钛材三类。2010年国外航空市场需求尚未完全恢复,高端钛材销售 低于预期;民营钛材市场竞争加剧,产品价格低位徘徊,导致公司钛产品营业利润率维持在底部。2011年,世界经济形势有望继续恢复增长,但不确定因素依然 较多,钛行业供大于求、产能过剩、竞争激烈的状况还将持续,仍处于景气周期低谷,将影响公司的盈利能力。

伴随着国家航天大飞机项目的推进及大机型走俏,核电中长期规划的出台、中国新一轮武器装备的升级,国际航空业回暖及钛价回升,我国钛行业将迎来结构 性发展机遇,未来中国钛需求将以不低于20%的速度增长。公司未来钛材需求增长将主要依靠于军工和大飞机制造项目,我国首架国产大飞机C919将在 2014年实现首飞,2016年交付使用。2015年之后我国大飞机项目进入生产阶段,对钛材的需求将会逐步增加,公司将是大飞机项目受益最大的钛材生产 企业。

公司产能扩张有序进行。公司收购华神钛业并投资扩建6000吨海绵钛生产线,有望实现海绵钛自给自足;熔铸产能达到17000吨。在钛材生产能力方 面,2011年公司募集资金项目陆续投产后,钛材产能将达到16000吨:形成板材6000吨以上、管材3000吨左右、钛带5000吨、锻件4000 吨、棒丝材1200吨的生产能力,公司的产品结构将进一步优化。

钛带和大锻机项目是未来最重要盈利增长点。钛带、大型整体锻件、精铸件、丝材产品对应的市场具有广阔的前景。5000吨钛带生产线项目预计2011 年上半年建成投产,钛带是生产钛焊管的必备材料,将主要供给合资公司的焊接板。万吨自由锻压机项目预计2010年8月份投产,将新增3000吨锻件产能, 主要用来生产锻棒,做战斗机的轮毂,有效解决公司在大型锻件、宽厚板方面的生产能力。大锻机项目大型整体锻件是航空工业制造先进飞机的重要材料,未来直径 大于300mm棒材和超大尺寸的厚板板坯的市场需求将会持续增加。

华力创通:华丽的北斗公司

11月,公司公布了与广东好帮手公司签订的1.82亿元的北斗合同,目前为止这也是上市公司在北斗民用领域最大的单体项目。今年5月,公司曾公布了 GNiStar-2车载北斗/GPS多媒体智能处理器芯片的公告,本次好帮手所采购的也正是公司的这款新型多媒体导航芯片。一方面说明公司在北斗导航民用 领域已走在市场前列,另一方面也说明公司的多功能芯片符合市场需求。

公司在业内较早投入大力研发北斗芯片,凭借对行业的深刻理解和判断,选择了交通运输业作为公司北斗芯片的突破点并获得成功,足以说明公司具有很强的远见力。我们认为单体较大的合同订单在业内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口碑,我们相信公司在民用领域还将有很大的作为。

北斗业务占比将快速提升

截止2013年的中报,公司的北斗业务收入为2269万元,占收入比重为16.5%,北斗业务占比在目前几个北斗概念公司中较高。随着北斗行业的爆发,公司北斗业务也将进入爆发期,占比将快速提升,届时华力创通(300045)也将是纯正的北斗公司。

信息安全、IT国产化加速北斗推进

国安委的成立使我国的国家安全上升到了战略高度,国家对信息安全的重视程度提到了更高的层次。IT国产化将是下一阶段必然的选择,北斗作为我国自主 研发的卫星定位系统,可以有力的保证我国重要信息自主可控,所以我们认为信息安全以及IT设备国产化都有利于公司北斗业务持续快速推进。

明年北斗军用市场更值得期待

公司除了在北斗民用市场将继续有更多斩获外,我们判断军对也是公司非常重要的一个市场。由于公司在2005年已有军工生产资质,是国内少数几家武器 装备承制单位。目前通过我国军方认证的北斗生产企业仅有华力创通、国腾电子等少数几家,且公司在多项军队测评中名列前茅,我们判断北斗在军队领域很快也将 启动,军用市场明年更值得期待。

中国卫星:改革影响显现,挑战与机遇并存

国家推进事业单位改革为军工科研院所的改制上市打开了政策绿灯,但公司实际控制人相关资产的证券化具备可操作性、取得实质性进展至少需要两年时间。另需关注的是军方装备采购制度、装备价格工作改革的推进对公司各项业务发展和经营业绩的影响已经显现。

中直股份:资产注入渐行渐进 成长空间广阔

产品处于新老交替阶段,新一轮快速增长寄希望于新机型。公司现在主要产品直9,是我国陆军航空兵的主力机型,已装备多年,销售占公司收入的80%左 右,该产品订单在未来两年内将保持稳定。总体看来,公司目前正处于产品的新老交替阶段,预计新产品进入和批产前,公司将维持平稳发展的态势,不会有爆发式 的增长。未来新一轮的高速发展还要看哈飞集团正在研制的直15 等新一批机型的定型和量产。据了解,哈飞集团与法方合作研制的EC175-Z15的首架直升机日前成功首飞,已接到来自北美、亚洲、欧洲及中国15 家公司的150 家启动订单,而且填补了我国直升机谱系中6~7 吨级的空白,“十一五”后有望成为我国军方直9 机型的替代产品,市场前景广阔。我们预计直15 定型后,批量生产的任务还是由股份公司来承担,将取代直9 成为公司新的主要利润源。

中航精机:中期业绩稳步增长 资产注入预期犹存

公司业绩受汽车市场的影响大:公司主要产品是汽车座椅调角器、座椅滑轨、变速箱拨叉。

主要业务涉及飞机机载电源传动和机电综合控制系统、飞机环境控制系统、飞机第二动力系统、飞机液压操纵系统、飞机燃油系统等。目前,中航工业旗下的绝大部分机电系统资产还没有注入上市公司。公司作为中航机电(002013)系统公司的资本平台地位逐步明确。

PREVIOUS起底考试作弊产业:牙齿头皮植入传感器获知答案

2015年12月26日,当天举行的2016 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共有177万人报名参加。一天后,尽管考试已经结束,许多考生的心情仍然难以放松——27日晚间,教育部通过官方微博发表声明,称 日前接到举报,反映有考生收到个别科目部分试题...

2015年1-10月压力变送器进口超12亿元(图)NEXT

根据上海仪器仪表行业协会最新数据统计,2015年10月我国压力/压差变送器进口807829个,进口国家遍布29个地区。总金额达到16220538美元(约1.06亿元人民币),均价为20.08美元(约131元人民币)。其中荷兰的均价为3005.6美元(约19...

closense-els16